實踐逆向物流的驅動因素
在已經運用逆向物流系統的公司中,**管理人員過度的將它的管理推給了運營層上。這已經不再是有效的方法。有許多強有力的因素迫使企業將逆向物流的管理提高到戰略程度的**管理日程上。帶來這些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有:
1.政府立法
在工業化世界中,政府的環境立法有效的推動了企業對他們所制造的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負責。顧客對全球氣候變暖,溫室效應和環境污染的關注加深了這種趨勢。在美國,議會在過去的幾年中引入了超過2000個固體廢品的處理法案。
在歐洲,這種力量更加強大。為了減少垃圾掩埋法的廢品處理方式,歐盟制定了包裝和包裝廢品的指導性意見,并在歐盟成員中形成法律。意見中規定了減少、再利用和回收包裝材料的方法,并根據供應鏈環節中不同成員的地位和相應的年營業額,提出了企業每年進行垃圾回收和產品再生的數量要求。法規的目的是使生產者共同承擔產品責任。
積極的立法工作僅僅處于開始階段,因為政府強令企業改變他們研究并管理從產品生產到*終廢品處理的方法。
2.日益縮短的產品生命周期
產品生命周期正在變得越來越短,這種現象在許多行業都變得非常明顯,尤其是計算機行業。新品和升級換代產品以****的速度推向市場,推動消費者更加頻繁的購買。當消費者從更多的選擇和功能中受益時,這種趨勢也不可避免的導致了消費者使用更多的不被需要的產品,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包裝,更多的退貨和更多的浪費問題??s短的產品生命周期增加了進入逆向物流的浪費物資以及管理成本。
3.新的分銷渠道
消費者可以更加便捷的通過新的分銷渠道來購買商品。顧客直銷電視購物網絡和互聯網的出現使商品直銷成為可能。但是直銷產品也增加了退貨的可能性。要么是因為產品在運輸過程中被損壞,要么是由于實際物品與在電視或網上看到的商品不同。直銷渠道給逆向物流帶來了壓力。一般零售商的退貨率是5%到10%,而通過產品目錄和銷售網絡銷售的產品的退貨比例則高達35%。由于直銷渠道面對的顧客是全球范圍的,而不僅僅局限于本地、國內或者某一區域,退貨物品管理的復雜性就會增加,管理成本也將上升。
4.供應鏈中的力量轉移
競爭的加劇和產品供應量的增加意味著買家在供應鏈中的地位提升。零售商可以而且的確在拒絕承擔未售出商品和過度包裝品的處理責任。在美國,大多數返還給*上層供應商的商品(要么來源于消費者,要么是因為未售出)都被*初的供應商收回,由他們對這些產品進行再加工和處理。這種趨勢在所有行業都有所發生,即便是航空業。航空公司會要求供應商收回并處理不需要的包裝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