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遞服務或稱快遞服務 (COURIER SERVICE OR EXPRESS SERVICE),在當今世界,作為一種先進的運輸服務方式越來越受到社會各階層客戶的普遍歡迎,并得到蓬勃發展。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運輸企業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為主要從事快遞服務的公司,這一事實足以證明快遞業在運輸業中不可低估的地位。近20年的發展,快遞業在發達國家的地位更加穩固,在發展中國家,快遞業必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得到更大的發展。本文擬遵循國際快遞業發展的規律,探求快遞業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及特點,就快遞業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做出簡要的評述和分析。 ?
一、快遞業發展的基本特征?
雖然世界**的快遞公司的歷史可追溯到本世紀初在一個城市內的業務活動,中國的驛站歷史更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甚至更早,但現代快遞業的設想在二戰之后才逐步確立,這是一不爭事實,尤其是20世紀60-70年代,以電子計算機為主的先進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引入,高速公路、大型航空飛行器的發展,使快遞業開始快速向全國網絡和全球網絡規模發展。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處理文件、資料、圖紙、貿易單證等為主的函件快遞和處理樣品、高附加物品、社會活動禮品和家庭高檔商品等為主的貨物快遞這兩種方式并同時得到發展,只是小規模的快遞公司由于其能力有限,經營重點各有不同,國際知名的快遞公司依靠其強大的技術和網絡優勢,均不斷擴展勢力,在某一區域甚至全球逐漸形成優勢,并開辟了多種新的服務方式和手段。分析快遞業發展的基本特征,尋求其發展規律對正在發展中的中國快遞業是十分必要的。?
1. 社會經濟因素?
上世紀60-7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各國間的貿易壁壘不斷消除,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活動愈加活躍,生產、經營和社會活動趨于高效率和快節奏,時間價值越來越重要,大量的樣品、單證、商務函件、資料的快速傳遞需求,為函件快遞業者提供了大量的貨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加,高科技企業的大量產品,體積小、重量輕,貨值卻很高,占用流動資金很大,快遞運輸能將這些產品盡快送給客戶,并提供良好的包裝、倉儲、報關物流服務,滿足了企業的需要,實現了**可能的社會化分工。?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快遞業的發展甚至與世界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密不可分,上世紀50-60年代北美、歐洲的經濟復蘇導致了現代快遞業的逐步形成;70年代以后日本經濟開始執世界之牛耳,日本幾家瀕臨倒閉的按傳統經營的公司紛紛效仿西方,轉變成經營快遞的公司,并引入符合日本特點的服務項目,從而使日本的快遞服務業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進入80年代,亞洲四小龍的崛起,世界各大快遞公司紛紛捷足先登,使得韓國、香港、臺灣和***的快遞業從無到有,20世紀末期,成為大型快遞公司的主要貨源集散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與時俱進的中國經濟發展更使得快遞業在中國大地風起云涌,快遞業的年增長率遠高于同年GDP 的增長率。?
2. 運輸工具和設施?
快遞服務的基本特點首先體現在快速和靈活方便兩方面,故此,快遞運輸必須具備完成長途運輸的快速運輸工具和負責集散貨物、分發、派送的小型運輸工具,具備這種要求的運輸工具顯然是飛機和各種類型的專用汽車。承攬全球速遞的大型快遞公司其擁有的先進的飛機數量,絕不亞于世界**的航空公司所擁有的飛機數量。當然,各個國家和各個地區的區域交通環境的不同,也導致在日本或歐洲這樣區域經營的公司依靠大型貨運汽車來承擔中長距離的運輸。?
另外,在貨源集散地,尤其是各公司經營區域的中心地區,快遞公司必須設置專用集配、中轉和控制中心,配備有大型倉庫群、電腦中心、控制和指揮中心、客戶服務中心、運輸工具存放中心等設施。?
3. 先進的管理手段?
實現快遞物品的門到門或桌到桌服務,必須及時、準確地接收顧客信息,快速處理單證,實現物品的全程跟蹤,隨時解答顧客查詢等。為實現這些功能,快遞公司必須配備先進的計算機網絡、先進的通訊網絡、以及能夠滿足和實現各種個性化的、特殊的快遞服務需求的特有軟件和硬件功能。隨著現代IT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競爭的愈加激烈,速遞業者不得不為此投入巨大的財力和人力。20世紀的**十年,UPS在電子技術方面共投資了110億美元,不僅實現了對包裹運送的每一步緊密跟蹤,而且使其在電子商務大潮中占據有利地位。?